中国经济半年报丨6月份商品消费有所恢复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推动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企业销售收入触底后呈稳步恢复态势,工业企业表现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推动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企业销售收入触底后呈稳步恢复态势,工业企业表现较为突出。
来源:央视新闻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有关负责人说,税收数据不仅覆盖企业、个人、政府等全部经济活动主体,而且覆盖投资、消费、进出口等全部经济活动行为,还覆盖了行业、地区、经济类型、经营规模等各种维度,甚至通过发票,能看到纳税人从设立到注销的全部生命周期。
随着交通物流的逐步畅通,6月份,全国企业省际贸易金额明显增加,同比增长9.5%,环比5月份提高7.8个百分点。其中长三角地区恢复较为明显,6月份环比5月份提高25个百分点。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副司长 赵连伟:税收大数据记录了每一个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每一张发票记载着市场主体的每一笔交易行为。我们把全量的微观数据汇总起来即成为宏观数据,每一项数据指标又可以细分,来反映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我们利用税收大数据综合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走势,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下,高频地反映各类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情况。
税收大数据的“奥秘”
6月份商品消费有所恢复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其实是税收大数据中的一部分。据了解,经过几年的努力,国税总局税收大数据建设已初具规模。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副局长 李志:我们综合运用其他各类登记、申报等数据指标,支撑更大范围、更多维度的大数据运用,更加全面地刻画企业的情况,进而开展像“政策精准推送”“非接触式办税”“供应链查询”这方面的工作。比方说,通过我们大数据平台,今年以来我们已经累计33批次向4.56亿户次纳税人精准推送政策。
从出口目的地看,以欧盟、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为主要出口目的地的企业,6月份采购金额同比增长都保持在6%以上(16%、9.5%和6.7%),较5月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3.3个、8.8个和5.5个百分点)。以美国为主要出口目的地的企业,同比增长1.3%,较5月份则提高了8个百分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汽车消费正在逐步回暖。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迅速,同比增长110%;受6月份开始实施的车购税优惠政策带动,乘用车销量同比降幅收窄至0.5%,环比5月份大幅收窄了36.4个百分点。
除了生产和消费,随着物流逐步畅通,国内贸易逐步恢复,出口企业预期正在回稳。
不只是国内贸易在恢复,出口企业预期也在逐步回稳。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出口企业采购金额同比增长3.4%,其中6月份同比增长6.6%,环比5月份提高6个百分点。
目前,大数据云平台涵盖了几千万企业纳税人、数亿自然人纳税人和10多亿缴费人。这个平台上有哪些类型的数据?这些数据又有哪些用途呢?
当然了,增值税发票数据只是税收大数据的一部分,它还包括税务登记数据、企业申报数据、税收入库数据等。
6月份交通物流和省际贸易逐步畅通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副局长 李志:纳税人开具的每一张发票、发票上记载的每一个数据项都会及时传输到国税总局的大数据平台。我们会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就像炒菜一样,洗菜、择菜、切菜,不同的食材搭配拼盘。经过这些步骤,就把发票数据与我们其他的税收数据还有我们从外部门获取的数据全面整合、关联、加工,最终形成全国统一的税收数据资源池。
总台央视记者 孙艳:对个人来说,出门打车、饭店吃饭、旅行住宿等等都可能会开具发票;对企业来说,有生产就有销售,有销售就要开具增值税发票。您看,我手里拿的就是一张增值税普通发票,可以看到上面有日期、单价、金额、税额、销售企业名称等各类信息,这些信息都会作为数据要素存储和传输起来。那么这张发票的信息,最终会去到哪里呢?答案就在国家税务总局的税收大数据“云”平台。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上半年,交通物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7%,其中6月份同比增长14.2%,环比5月份明显提高。特别是道路运输、邮政快递业6月份恢复较为明显。
根据增值税发票数据,今年6月份,不仅生产端在企稳回升,消费端也在恢复。像6月份,食品饮料、医药及医疗器材等生活必需品零售就保持了较快增长,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17.3%和15.6%,环比5月份分别提高2.6个和4.4个百分点。
文章来源:《税务与经济》 网址: http://www.swyjjzz.cn/zonghexinwen/2022/0728/2073.html